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_322独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2独发 (第2/3页)

,点子是人想出来的。

    芽儿跟爷爷嘀咕,说也想掏回腰包的时候,可是把老爷子们吓了一跳。要知道,老爷子们都见过芽儿买的那座五进大院子,院子可能不太值钱,可是,院子复原和装修那才是大头。

    谁能想到,小丫头年纪小小,竟是个不折不扣的小财神。就连郭小海都眼热,他可是知道,宝贝meimei捣鼓那什么炒股的东西,没想到那么挣钱!

    芽儿家底的丰厚确实吓老爷子们一跳,不过,等听小姑娘言之有物后,老爷子们再也不疑惑为什么小丫头什么都不做,就能占两分份额了!其实,那两分份额说不定都少了。

    术业有专攻,芽儿对这些其实并不太在行。可是,奈何重活一世,没吃过猪rou也见过猪跑,所以,芽儿的纸上谈兵,在老爷子们听来竟然每每都说到点子上。

    绵绵群山经不起人们过度的索取,以林养林才是持久之道。

    像蘑菇木耳之类的山珍,除了大自然赋予的,也可以借用绵绵群山这么好的地利环境之便,人工养殖。野果子漫山遍野,可是产量却都不高。要是让乡亲们在村周围、山脚下,全种上果树家里不就又多了一项收入?

    就连秋天的时候,山野间满眼嫩黄的野菊花,芽儿都能联想到野菊花茶。

    乡下人都手巧,箩筐全都是家里老人饭前饭后自己编的。竹筐不值钱,但是,手巧的老人给孙子孙女用心编成玩具的精巧竹编,那份手艺和心思,很值钱。

    芽儿跟个小财迷似的越说越激动,老爷子们和老村长却越听越惊。敢情他们活了大半辈子,竟然是空守宝山而不知。

    其实,乡亲们前些年都饿肚子饿怕了,脑子一时半会的还没转过弯来,只有家里满仓满屯的粮食才能让他们睡得踏实。

    按照芽儿的说法,就连猪都嫌有味不吃的艾草,奶娃子们才会挖一根咂么咂么甜味的茅根,要是炮制好了,都能当草药卖钱!

    那天,芽儿说的口干舌燥。杜爷爷他们还有老村长,半天都没缓过神来。怎么,乡下不起眼的那些东西,到了小芽儿嘴里,都能挣钱啊?

    郑书记带来的秘书在书记的注视下,下笔如有神,一句不拉的全都记下来。

    虽说有很多还需要细细考察,不一定能行的通。但是,无疑,芽儿说的这番话,让当局者迷的郑书记豁然开朗。

    那天,芽儿把自己能想到的说完之后,就不再管这些事儿了。复杂的人际关系,繁琐的事务芽儿虽然能应付,但不喜欢。

    芽儿还是每天上午帮胖丫他们补课,下午陪老爷子老太太们晒晒太阳,晚上复习一下功课,看看书,小日子过得优哉游哉。

    大年初八,自己当老板时间最自由的郭小海留下给老爷子们跑腿,杜皓宇他们准备提前扛着大包小包返回京城。

    临行前那顿饭,杜皓宇最不知怎么的,突然问了这么一句,“小叔,你跟小婶子有没有打算去京城工作?”

    其实,杜爷爷和杜爹他们也想问。杜皓宇兄弟几个都在京城,杜爹也打算去京城照顾父母,顺便开个书店,连店面都拾掇好了,就等过去开张了。而杜家二叔他们,等老了以后肯定也会去京城投奔杜文昊兄弟他们。

    这样,只有杜建设一人在省城,又没兄弟帮衬,杜爷爷这个当老子的和杜爹这个当大哥的,怎么想都不放心。不过,碍于杜建设早是成年人了,调工作在他们看来又是难于上青天的事儿,所以,一直就没打听这事。

    这会,见杜皓宇说起这茬,虽然装作都听杜建设的意见,但都支着耳朵听。

    “啊?去京城?我跟丁香还没想过这些事!再说了,就是想去那边工作,也调不过去啊!”杜建设一愣,其实,心里还真有那么一点想去!

    “你跟小婶子要是想去的话,我们几个可以想想办法!”虽然才工作半年,杜皓宇几个人的社会关系却又铺开了不少。虽然没敢打包票,但也有七八分的把握。好歹他们几个也是在皇城根的政府部门上班的人了。

    “这?”杜建设犹豫了,看看妻子,再看看岳父岳母,“要不,等晚两年再说吧!”

    杜建设那一眼,屋子里都是明眼人,也都明白过来,杜建设为什么犹豫了。

    杜爷爷这下子更不好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