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2 (第1/2页)
们期刊上发表过论文,但是之前投过稿子,没有在他们期刊上顺利刊登,可却成功在其他几家期刊上刊登,水平得到了认可,这也可以直接发给专业审稿教授了。毕竟数学圈真的不大,来来往往,总能看到眼熟的。又过了许久,一个迟疑的声音响起,“哎,你们谁看过这篇论文?”“哪一篇?”“谁的?”“哪个领域的?”七嘴八舌的询问起来,久久没有得到回答,他们纷纷抬头看向说话的人。“怎么了?”怎么忽然不说话了?他们的问题很难回答吗?而那个编辑推了推眼镜,刚刚他是在确认自己没有看错,“——论文题目是。”“投稿人来自于华夏。”来自于华夏的论文有什么奇怪的?他们每个月都能看到来自于华夏的投稿啊。在同事疑惑的视线中,他嘴角抽了抽,“——单位是华夏S市一中。”后面是要写单位的,而他们看的论文,几乎每一篇都是XX大学,OO大学,第一次看到单位后面跟着中学。他刚刚都想联系对方,是不是写错了?而一个同事在他提醒下想起来了,“我记得这篇论文,我当时也觉得奇怪,如果对方没有写错的话,一个中学教师写高端数学论文?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就暂时放到了一边,后来忘了。”虽然是中学教师,不是那些“民科”,可对于数学家来说,教中学的老师,和民科估计也差不多了。所以他当时迟疑了下,准备再看看,再决定要不要给专业审稿教授。他们碰到这拿不准的情况时,就凑在一起商量,商量了一会儿,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发。看看阿德尔,他第一次投稿的时候,他们还不是发了?看论文格式什么的没有问题,内容他们看不出来对错,人也名不见经传,可符合他们投稿的规定,也符合他们筛选的规定。作者有话要说: 午安☆、138满足了这两个条件,他们就要按照规定发给审稿教授。再然后就是洛叶这个名字第一次见,单位也是个中学,从他们内部的评价等级来看,这篇论文的质量水平应该不会太高,他们商量了一番后,决定把这篇论文发给了今年刚刚成为他们期刊兼职编辑的三位教授,等待他们的审核结果。他们没有一个人想到投稿的人会是一个学生,还是一个高中生,一个中学教师给他们期刊投稿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更何况是一个学生?如果知道了,对待这篇论文他们会更慎重的讨论要不要给过初审这一关。而现在他们就把这当成了一个普通中学教师的投稿发给了专审教授。同时,在洛叶提交论文的页面,那个提交成功也变成了等待审核,有了这四个字,最迟一个月就会有结果了,洛叶看到这个四个字,又点开了另一篇,也显示审核中,确定暂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情况,洛叶又把电脑给关了。她同时想起来该翻一翻手机了,在她忙着做实验的一个多月,手机就随手丢在那了,直到余电耗尽自动关机了,乍一打开,几十条未读短信和未接来电跳了出来。这些短信和未接来电几乎全都是来自于李教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