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57 (第2/2页)
在得知匈奴使者上门道歉的消息后,长安城的不少男儿郎就顾不上「不可聚众饮酒」的禁令了,纷纷聚集在茶肆街巷河水边上,揽着父老兄弟的肩膀嚷嚷着要浮一大白。 痛快,怎会有如此痛快的一天? 他们心中自然有数,这并不是因为匈奴当真知错,实则全然是因为大汉如今足够强大,强到匈奴无法承受大汉怒火的程度。 此后大汉拒绝同匈奴和亲之举更是引来了更多饮酒欢庆之人。若非生活在其中之人绝无法明了他们的感受。 想到以前,秦将蒙恬北筑长城,却匈奴七百余里。那时候的匈奴不敢牧马南下,亦不敢弯弓抱怨,便是见到秦军亦是躬身而立,何其快哉。 然此后诸国灭秦,楚汉争霸,大汉的土地上一片疮痍,匈奴冒顿单于乘势而起,其聚集各部形成一个集体,从原本的零散部落势力转为了一个有军事化管理、有组织结构的新生政权。 当时刚刚成立的大汉政权与之碰撞,使得帝王被困白登七日,用计贿赂方才得归。此后汉国嫁公主入匈奴数十年,不知前前后后“陪”了多少金银财物卷薄绸缎去了那片土地,又有不知道多少频繁南望的女儿郎在那苍茫大地上闭上了眼,至死也没能归家。 汉匈之间的战争从来不曾停止过,多年以来,不知道多少男儿郎死在了匈奴的弯刀之下,大汉能做的似乎一直都只有死守、死守、死守,守到匈奴实在攻不破退出为止。 守城,没有胜利一说。 每损失一个人都是失败,唯有此次,是以全歼为结尾,还以匈奴单于派人前来道歉落终。 他们的帝王,唯一一个嫁出皇室公主的帝王在此时却以极其强硬的姿态晾了匈奴使者足足一个月,随后与之签订和平协议,重新明确彼此平等关系,表示对彼此一同发展的期待,最后客客气气一样礼物都没给地将人送走了。 痛快! 纵然是要被罚款,要被罚去做役又有何妨,如此喜事不可饮酒,多遗憾。 只是喝着喝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这一战宛若清风,彻底清扫了大汉建国以后的种种憋屈,实在让人舒坦到了极点,就连因这场战事而起的满城风雨似乎也因此变得柔和了点。 风雨过后的长安城风貌确实一新,门牌落实到位之后市容环境都有了正面的变化。长安巷道内蜿蜒的小径还是十分难找,但这种颇为复杂的街巷处都设置了指路牌,比之过往好了太多,老百姓们表示也不能那么挑剔。 只不过唯一的缺点是,不识字的人这下要被迫认字啦,否则出去寻友都要不认识路咯。 每家每户还都被免费钉上门牌,并且在门牌上书写了家族氏族名。 这样的cao作最初是为了方便找人,因为长安城的街道房屋过于混乱,单单用号码牌很难找准,加上姓氏便能够方便许多。 当门牌被挨家挨户钉在门边墙上的时候,一些寻常人家对自家门牌倒是格外珍视,闲来无事就去擦拭上几遍,更是时不时摸摸门牌上的姓氏。 这一点是前所未有之举,在家宅门口挂上姓氏本身是用来显示自己尊贵的身份和地位,一般都是作为牌匾挂在门廊上,但现在这些姓氏都被官方写在了门牌上,就挂在房门口。 长安的民众们看着门牌的神情都有些复杂,尤其当他们看到勋贵们的房屋墙外也挂着和他们一样的门牌,感觉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