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87 (第1/2页)
一力推荐廉颇阻止赵王任用赵括失了王心,后在长平战败之后又强撑起残局向赵王献策合纵以抗秦,竭力为赵国挣来了一线生机。 但是这位老人显然没有能看到他这一计策应验之日的寿数了。 于公于私,赵王都要去送送这位为国尽忠的老者。 他白龙鱼服悄然而至。这位赵国实际上的国相一辈子都过得清贫,府宅内亦极为朴素。赵王此来没有带着别的封赏,但是他亲自为老国相书写了一份。 先秦讲究事死如事生,此时认为人死了之后便是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继续生活,故而于生死一道上并无过多悲伤,而赵王书写的这份书信便是以地面上的赵王身份写给地下的官僚要求他们进行人口的交接。 书信上还写了蔺相如如何如何有才,以诸侯王的身份写这份书信,说白了就是给蔺相如走后门了。 而在收到这份礼物后,蔺相如却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开心情绪,相反,他挣扎着起身,以跪姿向着年少的赵王献上了最后一策。 翌日,一生传奇的蔺相如逝去,他的离世于赵国而言,便意味着这个国家最后的辉煌时代即将淡去,在这之后再无能够承托起这庞大帝国之人。 而等到如今焦头烂额的赵王故去后,更是昏招连出,硬生生斩断了自己所有的活路。便是此地多悲歌慷慨、俗重气侠之辈,也难以螳臂当车,护住滚滚碾压而来的历史车轮。 这是赵国的不幸,却也是其敌人的幸运。 正如杜牧所言,亡六国者,六国也。 而于秦国而言,那正是敌我之间,成在对手。 第169章战国风云(22) 上党郡,野王城。 此处在三年之前尚且属于韩国,而如今则是归于秦国。 作为一片刚刚归顺的土地,此处生活已经大体恢复了平静,此前长平之战,秦王亲临此处坐镇发兵,为了稳定此间民心,其数度颁布特令安民。野王城更是成为了秦国少数法令不那么严苛并且可称得上较为开明之处。 不过,这也有此地民夫刚刚服完民役,因为大家走了一趟战场白白捞了一批战功的缘故,加上此前秦王为了拉拢民心集体升爵一等,一应民众心里都美滋滋的。 野王城的民众便是此前执行了封堵赵军军粮任务的民兵,赵国运输军粮的也是民兵,双方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冲突,对方一看秦国派来的民兵数量是他们的几倍便投降了。 事实上,不投降也没用,几倍于他们的民兵就往路口一坐,也不和你进行正面接触,咱就是靠着人数堵住路,你要么绕路要么投降。 ——当然,这些真相在野王城的人们口中就已经不是这个模样啦! 在他们的口中,英武的他们个个都有以一当百的实力,赵国的兵士在他们面前都走不过三四个回合的。 在实实在在拿到过秦军给的好处之后,这些野王城的人民自动自发地将自己的身份转换为了秦民。虽然还有部分人在心里头觉得自己是韩国人,但是这都不影响他们ANTI赵国。 赵韩之间的关系一直不太好,当年他们是三家分晋的一员,然而韩国是韩魏赵三国中所得利益最小的,受制于地理条件,被强国环伺的韩国一直没办法好好发展,全靠国内强大的兵器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